賺錢的兩種方法:創業與投資
同學來信問到如何賺大錢
(不知道同學是學生還是已經在職)
回應的過程讓我聯想到一些往事
在此跟同學分享
我以前很窮,所以渴望財富自由
不過我不愛錢,但我希望賺大錢
畢竟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
它可以協助我們成就許多事情
因此,在唸碩班時我花了許多時間研究
歸納出要賺大錢的兩種方法:創業與投資
接著我花了很多時間分析自己
做了許多人格特質量表
並讓自己獨處,跟自己對話
最後確認了自己的價值觀、興趣與方向
之後我開始設定目標
朝儲存第一桶金邁進
為了存錢,我開始拼命兼差
同時精進自己的知識、技術與能力
為了兼差
我可以在星期五下午1:30-3:30上完大學助教課
馬上飛到高雄上研究所補習班課程
上完之後再坐夜車回台北
到台北已經是凌晨3:30
目的只為了每週多賺3000塊
(當時車資額外補助2000塊,但不夠飛機+計乘車+野雞車的費用)
為了唸書
我特地去買登山用綁在頭上的探照燈
只為了在晚上10:00下課後
從台中開往台北的飛狗巴士上
能夠繼續看書
為了存錢
我到了30歲還在家裡當單身寄生蟲
只為了省房租、水電費、吃飯錢
就這樣
花了幾年之後
我存到了人生的幾桶金
有了資金
並且了解自己不適合單獨創業
我選擇集體創業或是加入一家小公司當股東(兩者我都做過)
這樣的好處除了風險較小之外
自己仍然有機會享受公司獲利所帶來的分紅
而這些分紅(還不包括上市櫃後的股票價值)
就是賺錢的主要來源
舉例來說
在一家公司擔任高階主管月薪10萬已經算不錯
加上獎金,一年領個200萬已經很多
但是假設同學擁有一家公司10%的股份
當這家公司賺2000萬
每年分紅就可以分到200萬
當公司獲利能力越來越好
或是同學所持有的股份越來越多
分紅的數字自然越來越高
假設當同學一年可以分到1200萬時
相當於每個月的月薪就是100萬
天底下的事情當然不會這麼順利
如果不願意創業(或是成為股東)
那也可以靠投資來致富
不過當我深入研究後發現
(個人覺得)投資的難度遠比創業來的複雜
而且同樣需要第一桶金
所以對於想賺大錢的同學來說
建議先存錢並持續精進自己、投資自己
最後引用郭台銘的話送給同學
「我的人生規劃大概分3個階段來看:25歲到45歲是一個階段,為錢做事;為錢做事,容易累;45歲到65歲是另一個階段,為理想做事;為理想做事,能夠耐風寒;65歲退休以後,我希望能為興趣做事。為興趣做事,則永不倦怠。…有了錢,才可以實現理想、追求興趣。」
ps雖然不是非得有錢才可以實現理想追求興趣,不過許多遠大的理想,需要資金,有了資金較有機會完成理想。
希望同學早日財富自由
加油!
張承
全站熱搜
本文出自: https://tkbpeter.pixnet.net/blog/post/4527508